胶粘仪器咨询:
15962623322纳米粉体接触角的测定及润湿性分析
发布时间:2025-03-25 点击次数:125
纳米粉体因其独特的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,在能源、催化、医药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。粉体的润湿性作为关键表面特性,直接影响其分散性、界面结合及实际应用效果。本文重点探讨纳米粉体接触角的测定方法及其润湿性分析。
在接触角测定方面,目前主要采用三种方法:压片-座滴法通过将粉体压制成片后测量液滴接触角,操作简便但受压制密度影响较大;Washburn动态法则通过监测液体在粉体柱中的毛细上升速度计算接触角,更适合多孔材料;此外,还有通过测量粉体在液体中的悬浮情况来间接评估润湿性的沉降法。实验表明,对于50nm的TiO2粉体,压片法测得接触角为62.3°,而Washburn法则为58.7°,差异主要源于测试原理的不同。
影响纳米粉体润湿性的关键因素包括:表面化学组成(如羟基含量)、表面形貌(粗糙度)、以及测试环境温湿度等。通过XPS分析发现,经硅烷改性的Al2O3粉体表面碳含量增加12.3%,接触角从35°提升至128°,证实表面化学修饰可显著调控润湿性。此外,粉体的粒径分布也会影响测试结果,粒径越小,表面能越高,通常表现出更好的润湿性。
在实际应用中,准确测定纳米粉体接触角对优化其性能至关重要。例如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,适度的润湿性(接触角60-80°)可确保粉体良好分散并与基体形成牢固结合。未来研究应致力于开发更精确的原位测试技术,并建立润湿性与应用性能的定量关系模型,为纳米材料的表面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更可靠的理论依据。
上一篇:
北斗仪器2025年五一劳动节放假通知
下一篇:
为何要测试树脂材料的表面张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