胶粘仪器咨询:
13662823519油漆涂料与基材润湿性的分析及优化策略
涂料施工过程中,涂料与基材之间的润湿性是决定涂装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。良好的润湿性不仅影响涂层的均匀性和外观,还直接关系到涂层的附着力、耐久性和防护性能。涂料与基材的润湿性是指液态涂料取代基材表面气体的过程,这一过程对涂料的成功涂覆至关重要。
一、评价润湿性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:
接触角测量:直接反映涂料在基材上的润湿程度,θ越小润湿性越好。接触角测量仪是常用设备,可通过座滴法或斜板法进行测定。
展布面积测试:在涂料中添加给定浓度的润湿剂后,测定一定体积(如0.05ml)涂料在预涂底材上的展布面积,面积越大表明润湿剂的展布能力越强。
表面张力测定:
静态表面张力:常用du Nouy环法测量,将铂铱环放入待测液体中缓慢拉出,测量所需的力即为液体表面张力。
动态表面张力:采用最大气泡压力技术,通过毛细管快速产生气泡,测量产生稳定气泡的压力,该压力与气泡速率下的液体动态表面张力成正。
实际施工观察:通过刷涂、辊涂或喷涂等方式,直接观察涂料在基材上的铺展情况、缩孔、缩边等缺陷的产生情况,这是最直接的润湿性评价方法。
二、影响涂料与基材润湿性的关键因素:
基材表面特性是影响润湿性的首要因素。基材表面能越高,越容易被涂料润湿。
涂料配方特性对润湿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表面张力、流变性能和组分相容性等方面。
施工工艺条件对润湿性的动态表现具有决定性影响。施工速度是一个关键变量—在高速印刷或辊涂过程中,润湿过程必须非常快才能取得良好效果。
在实际应用中,这些因素往往相互作用,共同决定最终的润湿效果。例如,在硅酮胶上涂装水性涂料时,由于基材表面能极低,即使添加常规润湿剂也难以获得良好润湿,需要专门的低表面张力润湿剂才能有效解决缩孔问题。同样,在高速辊涂施工中,即使静态表面张力足够低,如果润湿剂不能快速降低动态表面张力,仍会导致润湿不良和涂布不均。因此,优化润湿性能需要综合考虑基材-涂料-工艺三者之间的匹配关系。
三、润湿性优化方法:
基材处理:采用电晕(处理PE可使表面能从31增至42mN/m)、火焰或化学处理提升基材表面能。汽车行业对PP保险杠进行火焰处理后,涂层附着力可提升3倍。
润湿剂选择:
有机硅类适用于难润湿基材,可将表面张力降至22mN/m
炔二醇类动态性能优异,适合高速施工
氟碳类用于极端情况(硅酮胶表面能24mN/m),但成本较高
配方优化:复配0.1%有机硅润湿剂与0.05%炔二醇类,既能保证润湿性又可避免稳泡问题。在木器漆中添加5%乙二醇丁醚(表面张力28mN/m)可显著改善木材渗透性。